电池价格出现 2017 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 的分析显示,锂离子电池组价格将从 2023 年的 115 美元/千瓦时下降 20%,创下历史新低。
电池价格出现自 2017 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 的分析显示,锂离子电池组价格从 2023 年起下跌 20%,至每千瓦时 115 美元的历史低点。推动价格下跌的因素包括电池制造产能过剩、规模经济、金属和零部件价格低廉、采用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 (LFP) 电池以及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放缓。该数字代表全球平均水平,不同国家和应用领域的价格差异很大。
过去两年,电池制造商积极扩大产能,以应对电动汽车和固定式储能领域对电池的激增需求。目前,产能过剩现象十分普遍,全球已投入使用的电池单元生产能力为 3.1 太瓦时。根据 BNEF 的数据,这是 2024 年锂离子电池年需求量的 2.5 倍以上。虽然所有行业的需求都出现了同比增长,但电动汽车市场(电池需求的最大推动力)的增长速度低于近年来。与此同时,固定式储能市场已经起飞,电池和系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中国。
BNEF 电池技术团队负责人、报告主要作者 Evelina Stoikou 表示:“今年电池单元价格的跌幅比电池金属价格的跌幅更大,这表明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正在受到挤压。规模较小的制造商面临着降低电池单元价格以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
这些数字代表了多种电池终端用途的平均价格,包括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公交车和固定式储能项目。纯电动汽车 (BEV) 的价格为 97 美元/千瓦时,首次低于 100 美元/千瓦时的门槛。虽然电动汽车在中国已经达到价格平价,但在许多市场上,它们仍然比同类燃油汽车更贵。BNEF 预计,随着低成本电池在中国以外地区越来越普及,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细分市场达到价格平价。
从地区来看,中国电池组平均价格最低,为 94 美元/千瓦时。美国和欧洲的电池组价格分别高出 31% 和 48%,反映出这些市场相对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且产量较低。北美和欧洲与中国之间的价格差异高于其他年份,这意味着中国的价格下跌更为明显。今年,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这些情况导致电池价格下跌,电池利润率下降,迫使许多电池制造商进入包括储能在内的新市场,同时也瞄准愿意为电池支付更多费用的海外市场。
原材料价格低廉也为该行业带来了好处。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电池金属关税以及低价阻碍了新的采矿和精炼项目,未来几年原材料价格可能会上涨。
BNEF 能源存储部门负责人 Yayoi Sekine 表示:“我们正在关注的一件事是,对成品电池征收新关税可能会导致价格动态扭曲,并导致最终产品需求放缓。无论如何,磷酸铁锂电池的普及、持续的市场竞争、技术、材料加工和制造的改进都将对电池价格施加下行压力。”
根据 BNEF 的近期展望,到 2025 年,电池组价格将下降 3 美元/千瓦时。展望未来,持续投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供应链产能扩张将有助于改进电池技术并在未来十年进一步降低价格。此外,硅和锂金属阳极、固态电解质、新阴极材料和新电池制造工艺等下一代技术将在未来十年进一步降低价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