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两种化学反应都依赖于离子在主体结构之间的插入。此外,钠基电池的结构与商业上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几乎相同。然而,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有几个根本区别,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

  • 环境丰富度:钠的储量比锂丰富1000多倍,且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更均匀。
  • 安全性:钠离子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放电至 0V,从而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热失控危险。
  • 成本低:钠前体(如Na 2 CO 3)比同等的锂化合物便宜得多。
  • 阴极化学选项有三大类材料:
    •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
    • 多聚阴离子化合物
    • 普鲁士蓝类似物
  • 阴极材料可以由更可持续的过渡金属(例如 Fe、Cu 或 Mn)合成。

缺点:

  • 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于锂离子电池。这是因为钠比锂重得多且体积大得多,而且 Na + /Na 的还原电位比 Li + /Li 更高。
  • 钠离子技术并不像锂离子技术那么成熟。

钠离子电池材料

由于两种技术相似,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许多电池组件也相似。本文概述了钠离子电池中的组成电池部件。

钠离子电池特性

  • 电芯级能量密度为100至160Wh/kg、290Wh/L。
  • 电压范围为 1.5 至 4.3V。请注意,电池可以放电至 0V 并以 0V 运输,从而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电池BOM成本比LFP低20-30%。
  • 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20°C 至 +60°C)。
  • C/5 时典型能源效率为 92%。

钠离子电池中的硬碳阳极

  • 新兴电池技术——比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成本、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性能优势1,2
  • 优点:
    • 广泛可用
    • 廉价的原材料
    • 快速可扩展技术
    • 满足全球对碳中和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3,4
  • 添加金属会增加整体能量密度,但会导致体积变化从而导致失败。

开路电压

我们目前掌握的两个电池数据集的 OCV 非常相似。充电和放电之间的滞后很小。

然而,您可以看到,相对于 SoC 的电压摆动比其他化学物质更为显著。

钠离子降解

  • 过压充电
  • 氢气的存在
    • 当用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时,会导致 α-NaMnO 2发生不可逆降解 [1]。
  • 阴极原子结构缺陷
    • 这些缺陷是在合成正极材料的步骤中形成的。这些缺陷最终导致正极发生结构性地震,从而导致电池循环过程中性能急剧下降 [2]。

Hina NaCR32140-MP10钠离子电池 0.5C 充电/0.5C 放电,5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98%。

将 DoD 降低至 90%,即使在 2C / 2C 循环后,3850 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仍为 96%,80% SOH 的预期寿命为 >25,000 次循环。

钠离子电池组

随着大量公告的发布,这种低成本电池技术正在快速普及。

达到电池组级别120Wh/kg。

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体积和重量)将阻止钠离子在大多数车辆应用中的使用。除了最小的电池组,钠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不过,目前供应链成熟度还处于早期阶段,成本相对较高。

 

打印